|咨询电话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主题为“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为更好的宣传丙肝知识,我院派出4名资深肝病专家,携手常青花园管委会走进常青社区,为广大居民奉上了一场预防丙肝的健教盛宴。
育龄妈妈要做全孕检
丙肝抗体阳性不一定是患者
来自四小区的张女士,2011年10月产下了一名可爱的小宝宝,但近期体检发现其丙肝抗体阳性,张女士也没有觉得任何不适,便忘了此事。单独二胎政策开放后,家里一直催促着生二胎,“一直没有时间去医院查,现在专家进社区了,赶紧问哈子!”
“丙肝抗体阳性不一定是丙肝患者,它不是一种保护性的抗体,很大可能是体内有丙肝病毒的存在,你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HCV—RNA等,如果肝功能异常、HCV—RNA阳性,那就要按丙肝作规范治疗,包括护肝以及更重要的抗病毒治疗”,龚凤云博士告诉张女士。
最后,龚博士建议,育龄妈妈们应在备孕前做好、做全孕检,一旦发现身体有恙或有潜在危机影响婴儿质量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治疗,并合理安排备孕时间。
拒绝丙肝重在预防
非正规医疗美容成重大传播途径
42岁的黄女士始终不明白自己从何感染的丙肝。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每年学校都会组织体检,没有任何问题,但去年却被查出患有丙肝。自觉没有任何传染的可能性,但那一次的“矫牙”提醒了她的接诊医生——朱清静主任。
丙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一致,经血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其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
朱主任指出,当今社会中,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如针灸、拔牙也与丙型肝炎病毒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理发用具、牙刷、纹身和穿耳孔等也是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无皮肤和黏膜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型肝炎病毒。
预防上保护皮肤和黏膜完整性、有牙病去正规医院就医、避免共用剃须刀、纹身、穿耳孔及洁身自好,能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据悉,义诊当天,约有150名市民参加,现场共发放500余份丙肝健教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