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宋斌
近日,1岁多的小明(化名)反复发烧、咳嗽,在多家医院就医,打针、输液、抽血、拍片反复着来,就是查不出来发病原因。辗转就医近一月来,孩子病一直没好,人也越来越消瘦了,小明的父母亲看着宝宝的病情,是又着急又心痛,从一开始医生说就怎么治,到后来医生说什么都觉得不对,医患之间的火药味也是越来越浓。
之后,经人介绍,小明家来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看病。一入院,小明的父母就对医生提出要求:“不抽血、不重复拍片,尽快把病查清楚,如果做不到,说明医生水平不行,他们就要赶紧的出院,到北京、上海去求医”。家长的语气是那样的急躁,说话的姿态是那样的强硬。但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儿童结核科的医生们能够理解患者家属内心深重的疲惫和紧张,好言抚慰之后,对他们说:“那就先抽胃液检查一下吧”。 “抽胃液?”,家长非常疑惑。医生告诉他们,宝宝出现呼吸道疾病的时候,往往不会自己把痰咳出来,而是吞咽到胃里去。通过从鼻孔置入一根软管到宝宝的胃腔,抽取胃液,实际上就是抽出宝宝吞咽到胃里的浓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几率能够查到病原体,进而确诊疾病。家长又问:“那宝宝会痛苦吗?”,医生告诉他们,会有一点点痛苦,但是首先抽胃液的时间约30秒到1分钟,痛苦的时间很短暂;其次,抽胃液除了痛苦感之外,对宝宝的损害是非常小的。家长又问:“那么你们这种操作做的多吗?”,医生继续耐心的解释,我们儿童结核科为了确诊疾病,经常对这样的婴幼儿进行抽胃液的医疗操作,我们的医生非常专业且手法熟练、动作轻柔,不仅确诊了很多孩子的病情,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例操作导致的意外发生。
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和交流,家长终于放下了戒备心理。在第二天的清晨,医生清晨7点就开始准备工作,在护士的协助下,很快抽出了胃液。宝宝的胃液看上去,就像是黄色浓稠的脓痰一样。做好标记之后,就赶紧送到检验科进行了“结核杆菌基因核酸检测”,仅仅2个小时,结果就明确了。原来,宝宝肺部的大片的病变,经反复抗感染、化痰等治疗后,仍然发烧不退、咳嗽不停的罪魁祸首,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找到了病因,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宝宝的病情很快好转了。